首页 > 头条 > > 内容页

科创江岸 | 护“科创幼苗”长成“小巨人”——来自江岸岱家山科创城的蹲点调研-世界快播报

时间:2023-05-06 16:22:18 来源:“大江金岸”微信公众号

如何帮助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走稳、走好成长之路,迅速从“小散弱”长成专精特新“小巨人”?5月5日,《湖北日报》头版报道江岸岱家山科创城,深入展示江岸这片科技创新试验田的科创实践。

凭借“一招鲜”发展起来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我国开辟新领域、塑造新优势的生力军。但这些“科创幼苗”在成长初期,往往由于体量小、抗风险能力弱,面临着较高淘汰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位于江岸区的岱家山科创城,拥有200多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一片创新活力涌动的科技创新试验田。且看岱家山科创城如何帮助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走稳、走好成长之路,迅速从“小散弱”长成专精特新“小巨人”?


相比铝制、铜制天线,用宏观石墨烯材料制成天线,散热性能高4倍,传输信号更好。用宏观石墨烯材料制作石墨烯集流体锂电池,则能大幅提升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

正是瞄准宏观石墨烯材料的巨大潜力,2019年底,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教授团队凭借技术优势,创办武汉汉烯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岱家山科创城。

但初生的汉烯科技,首先迎来的是一场意料之外的“信任危机”。

“在当时,宏观石墨烯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在国内尚属蓝海,竞争者极少。”汉烯科技市场总监王飞飞说,但恰恰由于赛道太“新”,不少客户对这个新材料的性能持观望态度。更为致命的是,由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均未出台,企业产品与同类竞争者孰优孰劣缺乏“裁判”。王飞飞和同事们拿着专利证书、实验数据挨家挨户向客户“科普”,但“有意向的多,下订单的少”。

对于科创型小微企业,从投入研发到产品生产,周期普遍约一年。前期科研投入迟迟无法“回血”,让汉烯科技一度出现资金链紧张。

“既然是蓝海,就不能只盯着企业本身,必须腾出手来培育市场。”2021年,了解到企业的难处后,岱家山科创城的质量服务专员及时介入,一边引导企业转变思路,一边请来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的专家通过线上线下近10次交流,指导企业建立企业标准。

半年后,一份围绕宏观石墨烯材料相关部件的产品质量制定的企业标准,在汉烯科技发布,这迅速成为斩获客户的“法宝”。

2021年,汉烯科技的营业额为300多万元,去年飙升至3000多万元。

“今年一季度,公司合同额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多。”4月28日,梳理公司近期经营数据,武汉毳雨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恒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这说明,公司首次转型度过了阵痛期。”

成立于2015年的毳雨环保,以研发生产国内首创的“高空喷淋降尘系统”起家。2019年,发觉数字经济蕴含广阔机遇,李恒推动公司从智慧喷淋的设施设备供应商向智慧城市服务集成商转型。

尽管做足了准备,但转型的坎坷,还是超出想象。

2020年,毳雨环保承接了一个园林板块的智慧城市服务项目。项目建设中,遇到数据传输难题,而时间窗口只有3个月。

岱家山科创城的企业联络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以园区作为平台,协助毳雨环保联系武汉大学的教授团队。企业有市场,缺技术支撑;高校有技术,缺市场验证,一次双赢互利的合作就此达成。此后,毳雨环保与该团队形成深度合作,持续推进技术升级。


“中小微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迟早会面临转型升级。”李恒坦言,在“拔节”的关键阶段,这些科创项目由于自有资金少、企业名气小等因素,常患上“资源缺钙”,极易导致转型失败。“此时,企业能否依托外力,匹配到所需资源,十分关键。”

目前,在岱家山科创城的牵线搭桥下,毳雨环保已与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科研团队形成稳定合作,帮助企业解决阶段性的技术难题,同时了解技术前沿动态,校正转型方向。

“在智慧城市服务集成领域,我们已形成城建、园林、产业园和小区四大业务板块。”李恒说,该公司正朝着智慧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的方向,迈出转型步伐。

去年12月,武汉静磁栅机电制造有限公司从岱家山科创城加速器“毕业”,在园区外购买了一栋近3000平方米的厂房,作为生产基地,并将研发中心留在岱家山科创城。

这意味着,静磁栅已经走出科创企业“最脆弱”的初创期,进入茁壮成长的新阶段。

静磁栅总裁徐传仁坦言,自2015年入驻岱家山科创城,静磁栅能快速成长,园区为企业量身定做的“成长规划”,功不可没。

对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而言,“点歪技能树”就犹如走进“死胡同”,寻找正确的发展战略尤为重要。

岱家山科创城建立了园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静磁栅入库后,岱家山科创城的企业联络员结合该企业在水利水电位移传感器领域的技术优势,帮其规划了一条从市级创新型中小企业到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再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晋级之路。

“申报专精特新企业的过程,其实也是不断根据国家、省市层面的发展现实需要,调整企业发展思路的过程。”徐传仁认为,这能确保企业的“自然生长”不偏离国家发展的主航道。事实证明,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能加速企业壮大。

“我们用了8年走出‘襁褓’,速度超出预期。”徐传仁说。

在这条“晋级”之路上,岱家山科创城定期为静磁栅组织测评打分,并针对企业发展的薄弱点,安排人力资源、市场拓展、知识产权等九大类服务专员为其“补课”。

今年4月,静磁栅入选湖北省第五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徐传仁说,去年,静磁栅年产值上千万元,比上一年增长一倍多,产品远销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x 广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