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熟知“二十四节气” 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寒:寒气逆极 新春将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宋·邵雍《大寒吟》)
2023年1月20日16时29分20秒,农历壬寅年“大寒”。
“大寒”,太阳到达黄经300度,二十四节气之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处在三九、四九时段,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最寒冷时节。但寒冷到极致,也预示着冬天结束,节气的新轮回正在开启。
大寒在岁终,冬将尽,春将始,欣欣然蕴藏希望的又一年到来了。
【大寒到顶点】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历书》说:“小寒后十五日,斗指癸,为大寒,时大寒栗烈已极,故名大寒也。”《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古人将“大寒”分为三候,鸡乳、征鸟厉疾、水泽腹坚。就是说到了“大寒”节气母鸡开始下蛋准备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也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此节气的最后五天内,河流、湖泊等水域完全结冰,达到最结实、最厚程度。
【白雪定丰年】
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我国幅员辽阔,一般来说,“大寒”节气北方的平均最低气温要高于“小寒”节气的平均最低气温;南方则反之。
“大寒”节气不同地域会有不同的生产农事。北方地区大都进入歇冬期,南方地里没有冻结,农事活动尚可进行,要特别注意防范大风降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加强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冻。
大寒白雪定丰年。“大寒”是一年中降水最少的时段。在雨雪稀少的情况下,不同地区按照不同的耕作习惯和条件,适时浇灌,对小春作物生长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除旧布新迎年】
大寒一到年味渐浓。大寒在岁终,冬去春来。“大寒”节气往往与岁末时间相重合,民间会有一系列活动,归纳起来至少有十大风俗:“食糯”“纵饮”“做牙”“扫尘”“糊窗”“腊味”“赶婚”“趁墟”“洗浴”“贴年红”等。此外还有除旧布新、制作腊味、添置新衣服、准备年货,以及祭灶、尾牙祭、祭祀先祖等活动。
清代《真州竹枝词引》记载:“腌肉鸡鱼鸭,曰,年肴,煮以迎岁……”从城市到乡村处处充溢着年味。杀年猪、灌香肠、腌腊肉……人们将一年中的酸甜苦辣尽情地烹煎煮炸在寒风中。即使户外飘雪走风、寒气逼人,但“大寒”总是充满了喜悦与欢乐。
【冬藏转春生】
“大寒”作为冬季六节气之一,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好时候,养生要着眼于一个“藏”字。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安心养性,怡神敛气,保持情志安定,把神藏于内,不要显露于外。
过完大寒,正好一年。“大寒”过后,就进入冬季和春季的过渡期,日常饮食起居应扶正固本、培育元气。
大寒吃“三暖”,桂圆暖心,红枣护肝,吃酸护血管;上火吃“三冬”,冬瓜、冬枣和冬甘蔗;防“三寒”,防肺寒喝热粥,防腰寒双手搓腰,防脚寒做暖足浴;防“三火”,稳定情绪防心火,多饮水防肺火,饮清凉防胃火;喝“三茶”,姜枣茶温暖全身,喝马蹄(荸荠)茶生津润燥,喝黑茶扶阳益气。
岁月不居,时光向前。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大寒”结束了旧年,“内敛”走向“奔放”,回暖的脚步已越来越快。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大寒冬尽,情暖新春。(记者 安奋伟)F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