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第七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8月24日至25日在南京举行。中国移动高同庆副总经理出席大会,并作题为“拥抱数字经济,共创未来网络”的主旨发言。
高同庆指出,当前数字经济步入发展新阶段,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驱动未来网络从传统通信网络加速向新一代信息服务网络转变。未来网络已上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领域,是我们必须把握的发展机遇,也是必须跨越的发展挑战。
高同庆认为,未来网络自身演进也在领域广度、功能定位、服务范式三个方面呈现出新的内涵。未来网络范畴从传统的下一代互联网逐渐扩大到6G、算力网络、光网络和卫星互联网;功能从传统的信息传输拓展到信息感知、传输、存储、处理、利用等全过程,实现从通信网络向新型信息网络的重大转变。这将进一步催生新的机会、新的服务和新的模式,引发未来网络服务范式的变革。
内涵的变化驱动未来网络从基础设施全域融合化、技术架构内生平台化、服务体验沉浸一体化三个方面转型升级。未来网络将打破地理限制,实现空天地海全域覆盖。智慧、安全、绿色等技术能力与网络架构深度耦合,网络将成为一个服务灵活供给的平台。未来网络将与应用深度融合,支持感知业务多样化需求,提供多层次、多维度、场景化的性能体验。
高同庆提出,未来网络的设计目标是三个无所,即“连接无所不达、算力无所不在、能力无所不及”。对于未来网络的整体认识包括统一的算网底座,高速泛在接入,高速互联光网,通感算智多维能力,具备内生智能、内生安全和内生确定性,支持智能编排调度,提供平台化、一体化服务。
基于此,高同庆分享了三点关于未来网络推进思路的思考。
一是系统层面,升维思考,全要素全过程共同推进。未来网络将由异构网络和异构计算等多维资源融合组成,由单一系统向复杂巨系统转变,涉及链条长、领域多、周期长、不确定性大,需要统筹考虑。通过“升维思考”,基于高维的视角和站位分析发展走向。从要素协同维度考虑,需要资源、技术、产业等整个系统的协同。从领域融合维度考虑,探索信息技术相近学科的融合,以及与材料、生物等跨学科的融合,在交叉领域寻求创新的可能性。从技术发展维度考虑,需要把握当下演进技术到未来变革技术的发展路径,例如从5G-A到6G、从算网融合到算网一体,都有从近到远一盘棋考虑的必要性。二是技术层面,交织并进,各领域各路线融合创新。杨杰董事长上周在2023中国算力大会上提出算网技术演进的“三个突破”,站在未来网络的视角也类似。首先是架构工艺跨越突破,包括新架构、新材料、新工艺等。其次是信息技术交叉突破,通、感、智、算融合已成为6G重要趋势之一,ChatGPT引发的通用人工智能热潮有望实现从X+AI向AI+X的根本性变革。最后是基础理论换道突破,如量子计算等,实现功能和性能的跨越式提升。未来网络的三类创新突破将互相交织、作用,像三条大江,不是完全平行,而是水网交织,最后融入未来网络的大海。三是产业层面,锻长补短,多链条多主体协同攻坚。未来网络边界的扩展,将进一步提升整个产业链的长度、宽度和厚度。为了拓宽新空间,筑强产业链,需要从锻长板和补短板两方面齐头并进。当前前沿技术创新已延伸到更上游、更基础的领域,涉及学科更广、环节更多,要坚持需求导向、融合创新,逐步带动各环节成链,锻造产业链、创新链长板。针对短板,则需要应用牵引、链式协作,链内、链间紧密协同,以优势链带动弱势链,提升产业链韧性。
高同庆介绍,中国移动洞悉未来网络发展规律,把握网络发展新机遇,在连接、算力、AI等领域,体系化推动未来网络前沿技术创新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一是全面推动算力网络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构建新型智算中心算、网、存、管、效技术体系,发布“百川”算力并网平台;引入OXC、G-SRv6等新技术,打造全国三级时延圈,实现400G全光网超长距离传输世界纪录;研发“算网大脑”,在IETF成立“算力路由”工作组,即将发布《在网计算(NACA)技术白皮书》。二是围绕标准、技术、产业一体贯通5G-A和6G。5G-A国际标准贡献居全球运营商首位,未来将协同产业积极推动形成全球统一6G标准,提前布局6G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等产业链关键环节。三是深化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构建九天人工智能平台,打造370项AI核心能力和830项规模应用,发布客服和政务两款大模型。
最后,高同庆表示,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任何一项伟大事业,都是不懈努力、接续奋斗的结果。中国移动愿携手广大合作伙伴,把握网络发展新机遇,共创未来网络新发展,为支撑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